close

關於小孩成長痛


 


門診的時候,常常有父母帶著小孩來,抱怨小孩的大腿或小腿有模糊奇怪的疼痛,尤其在晚上常常會痛醒而哭鬧,但白天又好好的活蹦亂跳,既不會跛腳,也不會影響小孩子去上學或玩耍。


比較小的小孩沒辦法表達痛的程度及位置,只會一再的哭鬧,搞得父母心煩意亂,想說又沒有受傷,也不像有長什麼東西,怎麼會這樣。有時候自然好了,但幾天還是幾個禮拜後又來了。痛的時候哇哇大哭,爸爸媽媽趕忙摸摸捏捏,一會兒好了,小孩又睡著了。到底是什麼怪病,還是怎麼了,還是去給醫師看一下好了。
  
患者被帶來的時候,有些已經去過一些民俗醫療處,但無法得到確切的答案,因此到骨科門診求診。通常我們看到這樣的患者,根據父母的描述及詳細的身體檢查,排除掉一些嚴重的疾病,就可以做粗略的診斷為「成長痛」或「生長痛」,或有人亦稱為「莫名痛」。

  
所謂「成長痛」是一種發生在小孩子的莫名肢體疼痛是除了頭痛、肚子痛外,小孩子最常抱怨的疼痛。根據文獻報告,約有百分之十五至三十的小孩曾經歷過這個問題。


這種痛較常發生在女孩通常在晚上發作,主要在下肢


不會影響日常生活的功能,也不會留下後遺症


這種毛病到目前為止還找不到原因,但被人懷疑的可能包括基因上的問題,或者只是功能性,或結構上的變異。
  
「成長痛」這個病名其實是一種名詞的誤用或是濫用,因為這種毛病主要發生在小學三年級前的小孩,而不發生在生長最旺盛的青春期,而且也沒有任何証據顯示這種痛和骨骼生長有什麼關係。

  
成長痛的診斷,因為沒有任何科學儀器可以驗證,所以主要靠的是「排除法則」,意思是在這個年齡範圍內的小孩如果有這樣的疼痛,而且也找不到其他確實的原因,就會被診斷為「成長痛」。


「成長痛」這個毛病預後良好,也不需要特別的治療,因此我們如果要做這個診斷必定要排除掉一些嚴重疾病的可能性,以免延誤病情,而造成嚴重後果。
  
至於要和成長痛分辨的毛病有哪些呢?


首先就是發炎,不論是扭挫傷或是感染,都有發炎的紅,,,痛現象,如果沒有紅腫熱,應該就不是發炎。
  
其次就是家長最關心的骨頭長東西,也就是腫瘤。


一般來說,骨骼, 肌肉, 皮下組織長腫瘤,只要有一定的大小都可以仔細檢查觸摸出腫塊,不然也會因為腫瘤侵犯骨膜而有痛點或變形。如果這些都沒有,長腫瘤的機會就很低很低了。


如果疼痛超過一個月以上,而且有夜間痛,醫師有懷疑的話,可能會再照一次X光來確定沒有骨骼的病變。
  
第三是神經痛的問題,一般的神經病變 都可由 醫師的神經理學檢查及病史來診斷出來。


 


第四是心理的問題,一般也可從其在家裏或在學校的表現來評估診斷。


 


如果以上的四點疼痛原因都被排除掉,沒有確實的其他可能,那我們就會給他一個診斷「成長痛」。
  
如果就是成長痛,那我們要怎樣治療或照顧這樣的孩子呢?


一般來說,成長痛的預後非常好,並不需要特別的治療。患者可能會在晚上痛個二三十分鐘,抓一抓捏一捏就會好一點。可能一週或一個月出現 一兩 次,持續半年到一年半,就自然好了。


在痛的時候,一般醫師也許會開給一些止痛藥治療症狀,其他只要觀察並沒有特別治療的藥物。


家長可以在痛的時候給予小孩安撫,按摩,或者是塗抹酸痛藥膏,都可以減輕症狀。


由於患者都是休息靜止時痛,再休息也不會改善其晚上疼痛狀況,因此並不需要特別限制小孩的運動或活動。簡單的說,就是順其自然就可以了。
  
對成長痛這個毛病來說,沒有任何檢查可以証實其相關的病變,包括抽血、X光,甚至於核磁共振掃描及核子醫學掃描都沒有用。因此去看醫師時,不要一直要求一定要檢查個水落石出找到病變。這樣的意義並不大。

  
另外要提醒家長的是,如果小孩有什麼問題,一定要找相關領域的專家來做檢查及咨詢,不要聽信坊間秘方,道聽途說,反而誤了小孩病情。


還是那句老話: 有病還是要看醫師,以免小病拖成了大病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玉蘭 的頭像
    玉蘭

    玄女草蘆

    玉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