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照顧者罹病率高
自我關照很重要
根據美國國家老人局和俄亥俄州立大學合作的一項調查顯示,失智症患者的家屬,不論是配偶或子女,如果照顧壓力持續累積,沒有疏通管道或輔導方法介入,其生命與身心都會受影響。
針對失智症照顧者的相關研究發現包括:淋巴球減少、細胞發炎的機率增高、降低了身體的免疫能力;照顧者的壓力會衝擊基因和細胞,因而導致染色體改變,加快老化的速度,縮短平均壽命4∼8年。
另外,國際失智症協會針對全球失智症照顧者進行兩個重要的研究計畫:一個是以拉丁美洲、印度和中國706位照顧者為主的10/66計劃。另一個是以歐洲14個國家的280位配偶照顧者為主的EUROCARE計劃。最新的報告指出:幾乎所有照顧者都常感疲憊和無力,遭受心理折磨的比例相當高,約佔40∼75%。而且,罹患重度憂鬱症的普遍程度約15%∼32%。
這些不但會影響失智症照顧的品質,也會衝擊家庭與社會,增加了整體的照護成本。
美國知名的神經內科教授Dr. Daniel Christensen在一項國際會議中指出:根據研究報告失智症照顧者的壓力,相較於癌症、中風和一些重大傷病的照顧者,是最大的。因為患者常伴隨走失、躁動、日夜顛倒等異常行為,增加了照顧的困難度。而且隨患者病程進展,照顧壓力會持續升高。
另一項更令人警惕的報告發現:擔任照顧失智症患者的配偶,比一般沒有照顧失智症的配偶,罹患失智症的比例多出4倍以上。這份美國的研究,長期追蹤了1,200多名夫婦達10年之久。
紐約大學的阿茲海默氏症專家、精神病學家Ralph Nixon博士表示失智症並沒有傳染性,不過,由於擔任照顧者的配偶,常常疲於應付患者的退化和行為問題,而忽略了照顧自己,使得他們更處於高膽固醇、高血壓、高血糖、憂鬱症以及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中,大大增加了失智的機率,這份報告發表在98年年7月份的阿茲海默症國際年會中。
長久以來,家庭一直是提供失智症照護的最重要支柱。但是家庭照顧者所扮演的角色常常被視為理所當然,而忽略了其所需要的支持,讓失智症照顧者成了這個疾病的第二個受害者。
所以,照顧者隨時的自我關照與調適,就變得非常重要,以下建議,提供參考:
1.設定事情的優先順序:不要將所有的事一肩扛起,盡量與其他家人商量或分擔責任。尤其是年長的照顧者,更需親友或家人的支持。
2.改善居家的環境:妥善收納走道障礙物、有毒或危險物品,提升患者生活上的安全度,以降低自己的焦慮與照顧負荷。
3.規劃經濟需求:諮詢家人或專業人員,及早規劃財務配置,以因應長久所需的費用。並了解政策當中有哪些是可以享有的社會福利。
4.充實自我:蒐集資訊並多參與相關座談,增進照顧技巧,做一個有知識的照顧者。
5.面對疾病:了解疾病進程中的退化或異常行為,與家人和醫師一起尋找合適的治療方式,並接受親屬關係被遺忘的重大改變。
6.減少負面情緒:當自己身心疲憊,或對患者的異常行為感到厭惡、憤怒或無奈時,想辦法抽離當下環境,以減少失控的言語或行為指責。
7.安排活動:不要放棄自己的嗜好、多運動改善健康,而且盡量維持與親友的相聚或參與有益身心的活動。
8.自我察覺:多注重身心的健康,一旦出現狀況,應尋求就醫與其他協助。不斷的忍耐,反而會造成本身更大的傷害。
國內這幾年,陸續在各縣市開啟了健康照顧管理中心、失智症專業團體的窗口。透過政府或民間網絡的連結,提供照顧者在情緒諮商、電話關懷、福利資源、醫療照護、照顧者支持團體與講座等方面的服務。
長期照顧的根本,還是需要回歸到家庭與社區照顧的基本面。許多研究證實,強化社會支持系統,不但可以改善照顧者的健康,促進患者的生活品質,更可以減少社會的照顧成本。
未來,我們也期許在長期照顧保險中能參考德國、新加坡等國家,將對失智症照顧者的支持納入政策的配套中,為高齡化社會中急速增加的失智症患者與其家庭照顧者,及早規劃與有效的因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