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議題說真的,我已經想好久了。
源起來自很多地方。
在網路發達、訊息爆炸的時代。
宗教知識也跟著如波濤洶湧般,處處溢見。
好幾次,不!應該說是好幾百次了。
我永遠都看到很多人在奇摩知識+詢問。
問的內容無非是:
“有沒有免費的收驚、免費的xx處理。”
“我去城隍廟問做法事要xxxx元,這樣算貴嗎?”
諸如此類的問題,不勝枚舉。
更神的是。
許多高人也前仆後繼的傳授各種祕法,千奇百怪。
不只教會了大眾,更往往的在後面加註:任何儀式收錢的,都是假的、騙人的。
甚至有人在自己的部落格寫道:處理嬰靈、卡陰要花幾千、幾萬,這些神棍,諸如此類的種種。
我覺得真的很可悲。
可悲的是台灣人把信仰當做金錢的交易。
可以用金錢衡量宗教的輕重、甚至可以輕言的判斷,孰是對、孰是非。
已經到達一種路邊的流浪漢都可以當大師級的講評,這種氾濫地步。
台灣的宗教文化,源自多元的信仰背景。
簡單來說,台灣是一個大染缸。
當我們的祖先從大陸來到台灣時,就漸漸的把道教、佛教、儒家、巫術等等各種染料傾入。
隨著時光的發酵與攪拌。
它綻放出七彩的美麗光芒。
這種光芒,不全屬於誰,它可能來自道教、可能暈染到佛教、甚至種種不同的宗教元素。
讓我們在台灣,看到了各種不同的宗教活力。
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輕易評論它。
尤其宗教儀式的來由也是如此。
自古以來,便是多端詭譎。
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輕易的全然剖析。
我們可以因為信仰的不同,抱持懷疑的態度,與不信任。
但台灣的環境,永遠都只有批評,沒有包容。
永遠都是那一套:道士說和尚髒,和尚說道士臭。
在這種環境下教育出的信徒亦然。
水準的低落,讓信仰蒙了塵。
開口就是批評他人的信仰、迷信,永遠自己是對的,別人就是錯的。
其中最大的問題,出在於:宗教儀式與金錢的關係。
很多人斥責以信仰做背景的神職人員,用宗教儀式換取金錢。
是一種贖罪券式的惡習,就是神棍、就是騙人。
然後要求的就是宗教帶來功利的顯著效果,馬上要有感覺。
神經病,宗教不是威而鋼,信仰不是牛鞭丸。
問題發生了,往往不問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哪裡出問題了。
然後一昧的要求術法、儀式幫助自己,亟欲得到自己要的效果。
比如最常見的。
做了拔薦,要祖先、父母超昇。
嫌做功德壇貴,請幾個誦經婦女,心想可省好幾萬,減輕負擔。
或嫌做道士粗俗、吵鬧,只要請某某山、某某團誦經禮懺,拜個梁皇,才是正道,才會上天堂。
這問題不在於錢的問題,也不在於儀式的問題。
在於孝心出了分別心,怎麼不問問父母養你、育你有省過了那幾萬嗎?
在於心態出現偏執,認為自己的佛是金,別人的道是土。
《太上玄靈北斗延生玅經》中就說過。
有錢,你可立壇祭祀,無錢,就酌水奉獻。
儀式的做與不做,有沒有錢,都是次等問題。
重點是人往往把金錢、自身的利益和儀式畫上對等。
用自己以為的心態、或金錢用衡量宗教的價值。
而忘記了以宗教最慈悲的、有智慧的初衷去看待一切。
我只能說。
廉價絕對買不到真信仰。
重金也不見得求得真名師。
宗教的輕重,在於人心。
如果一切都是用錢的多寡在衡量。
這種人不如無信仰、無宗教。
感謝 師公齊道長 分享聽看
部落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religion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