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保持身心健康,要順應四季的特點,遵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等養生原則。四季之中,春季屬“木”,而人體的五臟之中的肝也屬“木”,春氣通于肝,因此,春季要特別注重養肝。


 


養肝首先要保證睡眠。經常熬夜、睡眠不規律的生活習慣,對肝臟的損害尤為嚴重。很多人的肝病往往就是“熬”出來的。熬夜的人第二天容易雙目紅赤,這就是肝火上升的表現,長此以往,必然傷肝。


 


《黃帝內經》記載:“肝藏血,主疏泄。”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是站立時的7倍。因此,保證充足良好的睡眠,是養肝的首要條件。


 


其次,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春天飲食應適當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如性溫的韭菜、蔥、蒜、生薑、黃豆、蠶豆、胡蘿蔔、油菜、菠菜、香菜、牛肉、羊肉、狗肉、雞肉、蝦肉等,既能補充人體陽氣,又能增強肝臟和脾胃的功能。在口味上宜多甜少酸,大棗、山藥最宜在春季食用。


 


春季養肝的另一重要方面是運動。要選擇適合自身年齡、體質和身體狀況的運動方式,並掌握適當的運動時間,還要注意選擇適宜的運動環境。舞劍弄拳、游泳跑步、登高望遠、踏青郊外,能使身心融于自然,感受春天生發之氣,天人合一,增進健康。


 


此外,保持豁達樂觀、恬淡平和的良好心態,也為護肝保健必不可少。經常發怒容易傷肝,會造成神經功能紊亂,導致毒素在體內積累。


 


春季多吃“三黑”食物,不僅能養肝,還能有助於提高免疫力,為防病打下基礎。一是黑米,黑米有開胃益中、健脾暖肝、補精明目、舒筋活血之功效。現代研究證明,黑米富含蛋白質及17種氨基酸,其中賴氨酸、精氨酸的含量是白米的3倍。黑米的鐵含量是普通米的6倍。二是黑芝麻,黑芝麻富含鐵質、維生素E,能改善貧血、延緩細胞衰老,有補腎養血、烏發之功效。三是紫菜,紫菜富含碘、鈣、褐藻膠、甘露醇、B族維生素、粗纖維等成分,有助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預防碘缺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玉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