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孔門七證修心法



“知、止、定、靜、安、慮、得”七字真言,是孔門七步學養功夫,也是《大學》之道研究的至高綱要所在。教化是孔門著眼點,育化才是首要,怎麼做人,完成人道,人倫本份,然後才能深入社會實踐。



所以《大學》首講:“大學之道,明明德。”孔門七證修心法,是內明修養,內明從修身做起,所以《大學》講:“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一、孔門七證修心法“七字真言”從何入手理解


可將“知、止、定、靜、安、慮、得”分成三大層次。第一大層次是“知”、“止”。“知止而後有定”;第二大層次是:“定”、“靜”、“安”,“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第三大層次是:“慮”、“得”。


“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孔門七證修心法“七字真言”是相互制約,不能相互分離。三大層次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分解如下:


二、深解“知”、“止”必須從~格物~入手


國人對“止”字理解範圍也很廣泛,“知”、“知道”、“知識”、“知己”、“知心”。明代理學家王陽明先生“良知”、“良能”。六祖慧能大弟子荷澤神會禪師提出:“知之一字,眾妙之門。”是入德之門,是明道悟道的基礎。


“止”可以理解為停止,適可而止。這個“知”與“止”也可以講適可以止。但曾子在《大學》中有深解,“致知在格物”。“格物”是首要的。宋朝大政治家、大歷史學家、大文學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將“格物”解釋為“格殺”,真正是別有洞天。


人生活在世界上無時無刻都存在“七情”、“六欲”的誘惑,如一個人不能抗拒“物欲”誘惑,即不能做到“六根”清靜。所以《大學》講:“致知在格物”,作為一個修道之人,首先是“格物”。如“物欲”不格殺,整天迷戀於“物欲”煩惱之中,豈能談入定入靜。


三、“定”、“靜”、“安”~正心~是關鍵


“止”是“定”之因;“定”是“止”之果。魏晉以後,初期翻譯佛經便借用《大學》“知止而後能定”,保留禪音,配合一個“定”字,就叫做“禪定”。到了唐朝,玄奘法師又改譯成“靜慮”,這樣一來更明顯地借用“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充份表達出思維修煉的內涵。大小乘佛學修證原則基本上是戒定慧三學。


《大學》講:“所謂修身在正其心。”在中國歷史上早於孔子的管仲專門著有“心術”。

《心術篇》說:“心在人體,處於君主地位”,“心的活動保持正道,九竅就可以按照常規工作”,“能進到如和靜明境界”,“天在於正,地在於平,人在於安靜”。


能正能靜,然後才能安下心來,有一個安在裏面,那就耳目聰明,四肢堅固,就可以作為精的留位場,精乃是氣中最精的東西。氣通達開來就產生生命,有了生命就能思想,有了思想就有了知識。


四、唯獨慧力開發才能得道


“慮而後能得”,得什麼?孔門七證修心法是經過知、止、定、靜、安、慮六步修心,思慮慧力開發,然後才能進入《大學》所講“明明德”的大學之道。“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應當講開慧明心是七證修心法一步一步地走過來的。先從“知”、“止”開始,逐步漸修進入定、靜、安、慮,然而從量變到飛躍,明心見性,得道成真。


大學之道是根本,也可以講是體,明德是道的致用,從道體出發的心裏和身體力行。自漢魏以後,儒家、佛家、道家把自己修行成功都用中國傳統文化慣用語叫得道。孔門七證修心法是性命雙修養生之道,是系統修心的經典,是值得研究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玉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