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三世因果



 


若明白佛說三世因果的道理,曉得人生不是突然而生的,死也不是就可以了的。因為人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和合而成,人到死的時候,四大假和合身雖死,而業識實在沒有死。


明白這個業識的道理,那佛說三世因果的道理,也就容易明白了。


何以故?因為人生已前,有生不止前一世乃至於無始,死後也不是可以了的,乃至於盡未來際也沒有止息的時候。這無始終、無內外的業識,就是從無始以來自家所作善惡業力,積集而成業識。


善的業強於惡的業,則善業先成熟而感受善果;惡業強於善業,則惡業先成熟而感受惡果。


因為有善惡種種大小多少差別,所以就感受貧富、貴賤、賢愚種種的差別,所以古德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平常人迷惑於佛說的三世因果,看見罪大惡極的人,偏偏的是富貴雙全兒孫滿堂;看見為善不倦的人,偏偏的是無兒無女,受那貧賤的苦:報應相左,遂謂沒有因果,這是由於不明白業識受生的緣故。


這業識受生有因緣:業識為因,父母為緣,合緣與因而成人身。今假定有人作種種善業,這業因屬於善,當然要結善果;然必要假父母兩業緣,又須此父母有應得這個造善因受善果的兒子報應,然後才能夠藉此父母兩業緣而受生。


具這三種業的因緣,就謂之同業所感。業識猶如穀種,父母兩業緣猶如土水日光人工等,因緣具足而後可以發芽結穀。


善惡果報,由善惡業因而成,猶如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這種因果是毫厘不爽的。世人不明白佛說因果的道理,猶如不明白長江源流的人。


今假定長江向東而流,中間被山所阻,折而由北向南,南岸是平原,平原上的人就說長江源頭從山而起,至平原而止。像這種斷見,人是知道錯的。而不明白業識相續不斷與業識受生的理,那因果的理就不能夠明白,也與平原之人觀察長江的錯謬一樣。


我們若能夠真實明白三世因果,試問有人欲受惡果報應否?所以種善因得善果,種淨因得淨果,乃至成佛,都是由於自己一念。依佛所說而行,世間惡人尚敢為惡否?


故佛教倡行的時候,人人都是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人人都是向善而行,小之可以成為自修之正人君子,大之自覺覺他化社會為良善,化世界為太平,轉五濁而為七寶,皆由於此。


古德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能夠止息諸惡,奉行眾善,就能夠自淨其意,這就是諸佛所說的教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玉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