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不是我們的敵人


人是生活在觀念當中的,頭腦中有什麼樣的固有觀念,就會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道路,而日常生活中的舉手投足,待人接物,立場觀點便都會基於這種觀念而發展與強化。



但如果您的固有觀念與大自然的氣息想悖離,那麼您的整個人生,都將是逆風行船,步履維艱,費力而無功。


那我們如何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呢?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你沒有一個明確的生活目標,那麼你將隨時都會被突然出現的問題所困擾。總是頻於應對,總是被動招架,這樣的人生必定是修殘補漏,拆東補西的,這樣的人生也必定是被人驅使的人生,沒有半點的主動權。


曾經有一位哲人,總說一句話,你不能管理自己,那就會被人管理。


對於疾病的態度也是一樣,如何看待疾病,將是我們是否能真正消除疾病的關鍵。人人都不喜歡疾病,大家都在說:有什麼辦法能夠不生病,碰到生病的人,我們便會鼓勵他說:你一定要戰勝疾病。


於是,戰勝疾病成了大眾共有的觀念,既然受觀念的驅使,那麼,只要是能夠有戰勝疾病的方法和武器,我們就會勇敢的去應用它,義無反顧的去與疾病拼鬥,即使頭破血流,也再所不惜,因為我們認為這是唯一的選擇。


但疾病真是我們的敵人嗎?我們真的能夠戰勝疾病嗎?


如果疾病是由病菌引起的,那麼我們想辦法殺死病菌就可以了,可是我們的周圍隨是隨地都有細菌,好像是殺不完的。但我們卻一直認為,殺不光細菌是因為我們所用的武器威力還不夠,也就是抗菌素的毒性還太小,還要加大它的毒性才行,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細菌也加強了裝備,越來越不怕抗菌素了。


其實,細菌通常只是疾病的結果,而不是疾病的原因(傳染病另當別論)真正的原因,是我們為細菌創造了生存的環境,細菌才得以侵入,就像自己忘記了鎖門,小偷就會溜進去一樣。


其實,只要我們鎖好結實的防盜門,小偷是不會光顧你家的。可有時,來了強盜(如各種烈性傳染病),他們會破門而入,但你只要學會及時的躲避,別與他們硬拼,他們也傷害不了你。


《黃帝內經》上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告訴我們要善於躲避,而不是與它鬥爭,因為,鬥爭是永遠沒有結局的。


我們在電腦上打遊戲,目的是為了闖關,可每一關都有無數的壞蛋在糾纏我們,如果我們停下來,和它們打鬥而不抓緊前進的話,他們會殺了一批又來一批,你打上一天,也別想通關,但如果你忽略它們,避開它們,快速的向前走,那麼你通關的目的就會很容易達到。


所以我們要知道,什麼是我們的最終目的,而不要把精力耗費在半路上。


有些病症和細菌更是一點關係也沒有,西醫叫做無菌性炎症或者自身免疫病。是自家人在“窩裏鬥”,免疫細胞把正常細胞當做了敵人,在自相殘殺。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瘋狂的局面呢?是人的情緒造成的。一種不良情緒就會對應一種症狀。


生氣了,就會兩肋脹痛,恐懼了,就會眼睛酸澀,性格剛強常會膝蓋受損,憂慮悲傷最易哮喘咳嗽。此外還有頭痛,胃潰瘍,類風濕,紅斑狼瘡,牛皮癬,都可以找到相對應的情緒根源。難道你要把這種本來需要放鬆心情慢慢化解的情緒當做敵人來奮力拼殺嗎?


你的進攻越多,你的自身傷害就越大。因為你把牆上的影子當做了敵人,然後揮拳猛擊,你打影子的時候,因為你的身體擋住了光源,所以影子似乎暫時被你打倒,但是當你直起身來想歇歇,影子卻又在那裏晃來晃去,你再去打吧,永無寧日。


重新認識疾病,你會發現,其實,本來沒有什麼敵人,只是你要和它鬥爭,它就會變成敵人,與你決戰到底。我們還是別把眼光總盯在身旁那些可憐的小蟲吧,輕輕鬆鬆的過我們的快樂日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玉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