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人要生存,就必須每天攝取足夠身體所需的各式各樣食物。按照一般正常消化程序,從我們口中吃下的食物,經過咀嚼、吞嚥,通過食道輸送至胃作初步消化,呈稠液狀後再進入小腸,在此碰到膽汁及胰液,使其所含營養全分解,成為吸收的簡單分子,由數以萬計的小腸絨毛一併加以吸收。
其中葡萄糖與胺基酸經動脈血管;大部分的脂肪經淋巴腺利用靜脈血管,分別被送到肝臟,然後隨著人體各部需要轉化成熱能,創造活力,維持生命。而胃腸內未被消化的食物殘渣,通常都是在大腸內變成大便排出體外,身體各部組織細胞所產生的代謝廢物,則經過血管變成汗或小便,由汗腺或泌尿系統加以排除。
若飲食不當(如嗜愛肉食,少吃蔬菜)或攝取方式不當(如暴飲暴食,餐無定時)時,往往就會使蛋白質代謝和脂肪分解無法充分進行,造成小腸的消化功能不彰。加上大腸本身既多皺折,於是一些微粒食物殘渣,連同殘餘農藥、化學色素,及未被消滅的細菌、毒素、動物寄生蟲等各種有害物質,都紛紛不約而同地競以此皺折及絨毛為依附,經年累月聚集在一起,形成“宿便”。
大腸這樣一個主排泄的重要臟器,內部卻成了不折不扣的標準“藏汙納垢”所在,日子久了,還有不出毛病的道理嗎?
事經醫界人士以科學分析追蹤研究,察覺這種潛伏在大腸內的有害物質(宿便)一旦發酵或起了某種化學變化,所產生的毒素,侵入各部組織及器官~尤其是號稱人體最大化學工廠的肝臟,使其代謝、滅菌、解毒、凈血等功能降低,即成健康大敵。直接可致人於病;間接則加速人體的老化,令人於不知不覺中,壽命受到侵奪以致大大縮短。
進一步研究結果指出,因受宿便積存影響可引起的疾病有青春痘、黑斑、痔瘡、便秘、肝臟、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肥胖症及各種婦女病、風濕關節炎、腎機能障礙等等。可見,任由宿便積存體內,不予以清除,毒素繼續外放,其它各器官皆會吸收‧‧‧其結果不僅可怕,而且危險!
宿便的形成
情景:整天埋頭於冷氣房狹小間隔裏的白領,下班後的餐飲成了最頭疼的事。香辣食物的滋味,不僅讓白領垂誕欲滴,欲罷不能,連老人、孩子都難以拒絕。
分析:蔬果類食物從口中吞下,三個小時之內在胃中化解為粥狀物,然後到達結腸,停留十六個小時吸收水分後,其中50%應在二十四小時排出,四十八個小時全部排出。富含纖維素的水果尚且需要二天時間,才能排出體外,更何況那些少纖維高熱量的香辣肉食品,不僅誘人多食,進入體內後還會影響腸道的正常蠕動,且長時間地積存體內,宿便也就自然形成了。
緊張而快節奏的工作,使一部分人幾乎沒有了上廁所的時間,因為有意無意不排便,滿腹的水貨乾貨囤積體內,漸漸地失去了排解的衝動。腸道運動是由自律神經控制的。如果人為地壓抑便意就會違背自然規律,壓抑次數一多,那就只能任憑宿便在體內泛濫成災了。
“宿便”的自測:[如果符合以下標準,你體內的宿便就不會很多]
排便次數:每天不超過三次;每週不少於三次。
大便重量:便條直徑為2至3厘米,長度約15厘米,約有100克重。
大便顏色:黃色或黃褐色為健康便。平時食素較多者的便色略淺,而食肉多者的便色常呈褐色。
最佳形狀:大便形狀正常應為香蕉形。大便的含水量在70至80%。含水量少於70%,成圓滾狀或堅硬狀,容易便秘;如果含水量過多,超過80%,成了半膏狀或泥狀,是為腹瀉便。
大便氣味:異常便臭常是腸內環境惡化的明顯依據。高蛋白質食物會使便味惡臭;而腸道如發生消化不良,便味就是刺鼻的酸味。
排便時間:五至十分鐘之間。
怎樣清除“宿便”?
一、日常吃黑木耳兼輔助按摩:
黑木耳是一種非常好的清腸食物,經過風乾的黑木耳遇水後膨脹,會給腸道帶來更多水分。對於排便困難者,僅吃一頓黑木耳便想解決宿便那是很困難的。如果加上輔助運動~腹部按摩則效果會顯著很多。
按摩的方法是:平躺,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在直徑20厘米的圓周範圍內,緩緩地按摩整個下腹三至五分鐘,每天堅持定有效果。
二、應急機制之定期清理:
取電解質平衡鹽溶液200毫升,加清水配至3000毫升。每隔二三分鐘喝一次。當喝到1000毫升時,腹部會有些微脹的感覺;喝到1400毫升時,胃部飽脹感加劇,同時伴有輕度惡心;喝到1800毫升時,腸道蠕動逐漸明顯;喝下2000毫升時,一般情況下就會產生便意,可停止飲水。
然後,每隔二至四分鐘會有一次排便,開始時呈水樣便,量多‧‧‧大便逐步轉為淡黃色水樣便,無明顯氣味,腹脹逐漸緩解~身體通暢,同時會有饑餓感產生。整個清腸過程在一小時內完成。清腸後一至二天內通常不會有大便,第三天起排便又可恢復如常。
公告版位
玄女草蘆 九天玄女慈善會。小額捐匯款專戶:
中華郵政(700),局號0011229,帳號 0147630,戶名:林純真。
感謝有緣結緣~
- Oct 31 Wed 2012 07:56
認識宿便及清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