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泡腳 中藥泡腳方
熱水泡腳就是足浴,既解乏,又利於睡眠,屬於中醫足療法內容之一,也是一種常用的外治法。
腳是人體中離心臟最遠的部位,冬天由於寒冷的刺激,腳部血管收縮,血液運行發生障礙,易誘發多種疾病。
熱水泡腳則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驅除寒冷,促進代謝,從而起到養生保健作用。
常見症狀及泡腳使藥使用
1.失眠
藥泡使用:吳茱萸40g 米醋(白醋)適量
方法:用吳茱萸煎汁,加入溫水,再加入米醋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1次。
2.痛經
藥泡使用:小茴香400克
方法:將上藥煎水去渣後,混入溫水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1次。
藥泡使用:益母草30克、菊花15克、黃岑15克、夜交籐15克
用法:將上藥煎水去渣後,混入溫水用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一次。
3.感冒或感冒頭痛
藥泡使用:生薑200克
方法: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1次。
4.便秘
藥泡使用:,用花椒、姜、鹽、醋、小茴香
方法:每晚睡覺,浸泡雙足並按摩,對功能性便秘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防範便秘十要歌訣也說:「功能便秘不吃藥,自然療法益處多。睡前浴後做足療,健身祛病排泄好。」可見,足療,尤其是中藥浴足,對便秘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適用於那些體質較強的習慣性便秘患者。
5.腰痛、腎虛腰痛、腿漆無力
藥泡使用:肉桂50g,吳茱萸100g,生薑150g,蔥頭50g,花椒80g
方法:用沙布裹好水煮10分鐘,待水溫下降至40℃左右,浸泡30分鐘,每日一次。
6.高血壓
藥泡使用:桑枝、桑葉、茺蔚子各15克
方法:加水1000cc,浸泡5-10分鐘後,煮到剩約一半多,倒入浴盆中,待水溫為40℃-50℃。泡腳30-40分鐘,擦乾後就寢。每晚1次。
可清暖洩肝,適用於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普通泡腳30分鐘後開始降壓,1小時
7.減肥、脂肪堆積過多造成的肥胖病
藥泡使用:冬瓜皮500克、茯苓300克、木瓜100克
方法:水煮去渣後,浸泡雙足每次30-45分鐘,至出汗。
8.糖尿病方
藥泡使用:金銀花、紫丹參、乳香、沒藥、黃柏、苦參、川芎。
方法:每晚睡覺,浸泡雙足並按摩。
說明:糖尿病足是一類在糖尿病四周神經病變和外周血管病變基礎上,由於足應力、外傷、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嚴峻下肢病變的總稱。
在它的無壞疽期,對於那些患足涼麻,色蒼白或蒼黃、紫暗的患者,即可以採納中藥浸浴泡法,通過皮膚透皮汲取達到溫經、活血、止痛、改善循環的作用。
用此方足浴可起到清暖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糖尿病足早期下肢疼痛跛行者。(如有皮膚潰爛則禁用)
9.腳濕氣、乾裂者
藥泡使用:白鳳仙花30g、皂角30g、花椒15g。
方法:上藥任選一種,放入250cc醋內泡24小時後,睡前加入溫水,浸泡雙足20分鐘,連用7天。
10.腳臭
藥泡使用:葛根25克,五倍子15克,甘草15克,白帆25克。
方法:水煮去渣後,浸泡雙足30分鐘。
11.腳癬、皸裂瘡
藥泡使用:食醋100毫升
方法:將食醋混入溫水,浸泡雙腳30分鐘,每日1次
12.足皸裂
原料:陳皮30g、蔥白15g。
方法:水煮去渣後,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1-2次。
13.風濕麻木
藥泡使用:和山姜莖葉適量,或野花椒枝葉適量,或番木瓜枝葉適量。
方法:水煮去渣後,浸泡雙足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