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有「終」或是「凍」的意思,「立冬」的到來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到了這個時節,農夫的作物活動已經告一段落,準備將收成品收藏起來;許多動物也開始準備以冬眠的方式,度過嚴寒的冬天。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冬是結束的意思,進入這一時節,天地萬物的活動都趨向休止,準備蟄伏過冬,所謂『冬,終也,物終藏也。』立冬之時萬物終成,所有活動終止,生物也都藏匿起來過冬。
立冬這天,北京人喜歡吃蕎麵來過節,據載:「十一月立冬日,或有食蕎麵等物,謂能益人。」配上兩碟「暴醃」就是(現醃現吃)的大白菜,蘿蔔或小黃瓜,加點香油和醋拌勻,吃起來十分爽口。
在中國大陸,冬天會流行傳染性皮膚病,稱為「疥瘡」上海人在立冬之時則有「掃疥」之舉,所謂:「立冬日,以菊花、金銀花、香草、煎湯沐浴,曰『掃疥』。」
在臺灣,「立冬」未必會感覺到非常寒冷,有時候甚至還會出現幾天的大太陽,天氣炎熱,所以有「十月小陽春」之稱,不過這裡的十月是指農曆的十月喔!
台灣處於亞熱帶,所以在農村,十月是個豐收的季節,農民們收割了黃澄澄的稻子,在田野裏堆起了一座座如金字塔般的草堆,也是螃蟹正肥的時候,所謂的「春蟳,冬螃蟹」意是指立春之後的蟳和立冬的螃蟹,肉肥蛋黃甜美可口,在立冬時分,啖蟹黃,品醇酒。
除了吃螃蟹, 「立冬」這一天,在臺灣有一個習俗,就是所謂的「補冬」。 立冬日要進補,這樣到了酷寒的冬天節氣裡,才不會怕冷。因為古人認為冬天的天氣寒冷,需要補充營養,所以你會發現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開始高朋滿座了。除此之外,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進補料理一般是四物、八珍、十全、薑母鴨、燒酒雞、麻油雞等等。此外,立冬之日,農人還會以當天的天氣來預測來年是否豐收,語云:『立冬先封地,風雨受人忌』,立冬當天若有風有雨,那麼來年可能就要歉收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