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更年期荷爾蒙療法新趨勢


                                                                                            臺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童寶玲



更年期症狀


 


更年期後卵巢不再製造荷爾蒙,造成血管舒縮不穩定而出現熱潮紅、盜汗、心悸,導致睡眠不佳,情緒受干擾、記憶減退。長期缺乏荷爾蒙,更造成陰道乾燥,性交疼痛,泌尿系統萎縮而排尿不適。更年期後不久皮膚急速老化,更讓更年期後的女性產生不少恐懼。


這些症狀或多或少的伴隨每一位進入更年期的女性。


 


神奇的荷爾蒙療法


 


早在1966年,荷爾蒙已在西方國家更年期的女性間廣泛使用,並號稱可以讓每一位女性「青春永駐」!1985年後許多研究更發現更年期後補充荷爾蒙可以預防骨質疏鬆、心臟病、腦神經退化、尿失禁等問題,可以大大改善生活品質。


 


WHI的報導


 


2002年美國WHI(Women’s Health Initiative)卻將更年期荷爾蒙判了死刑:由40個美國醫療中心,8千多位使用荷爾蒙女性,相對於8千多位不使用荷爾蒙女性的對照組進行了5.2年的研究發現,更年期後使用荷爾蒙無法預防心臟病反而增加心臟病;雖然可以減少大腸癌和骨折,卻也增加了中風和乳癌。


心臟血管疾病在歐美國家是頭號死亡原因,心臟血管疾病包含腦血管疾病、心臟病及高血壓性疾病,在國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數僅次於癌症。


WHI的這份研究成果非同小可,在國內外荷爾蒙的使用量兩年內減了一半。目前,更年期後使用荷爾蒙已不再普遍,如此迅速的全球性改變,戲劇效果十足,不禁令人噓嘆。


 


檢討


 


這幾年不少檢討紛紛出爐。其中對WHI研究成果最大的質疑是參與研究婦女的年齡,70%女性大於60歲。


後繼的研究發現60歲以下的婦女,使用單一含動情激素(即不使用黃體素)的荷爾蒙後,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明顯下降。而在60歲以上的婦女,荷爾蒙就無法有效預防心臟病!


在乳癌方面,只使用動情激素者,較使用動情激素和黃體素荷爾蒙者,乳癌發生率較低。


黃體素在子宮未切除的更年期女性荷爾蒙補充時是必需的,黃體素可以預防子宮內膜癌。但很明顯的,黃體素對心臟血管及乳癌是不利的。


年齡的因素也告訴我們,動情激素對心臟的保護作用是有年齡限制的。在更年期早期,動情激素可以保護心臟血管,而在更年期一段時間後,當心臟血管在失去動情激素的保護下,發生一些「破壞」後,再使用動情激素,反而是有害的。


 


心臟血管的「小」破壞


 


這些「破壞」通常很小,現有臨床上廣為應用的檢查無法檢驗出來。因此,在年齡較大及更年期較久後使用用荷爾蒙,相對於更年期早期時使用是「危險」的。


 


應用荷爾蒙的個人公式


 


美國各大醫學院因應每個人狀況不同,而推出個人是否該補充荷爾蒙的組合公式,包含了年齡、骨質密度、乳癌及心臟病的危險機率、栓塞的危險率及個人的基因標記組合。


當需使用黃體素時,也改用昂貴的新開發的塗抹型黃體素。更年期後荷爾蒙的應用,不再認為是「補充」性質的,荷爾蒙「治療」如臨大敵般,全副武裝,嚴陣以待!


 


人性化的荷爾蒙應用


 


目前,針對熱潮紅、盜汗、心悸等血管舒縮不穩定狀況,陰道及泌尿道乾燥所造成的不適,及缺乏荷爾蒙造成失眠等精神層次的不適,荷爾蒙治療依然是極佳的選擇。許多研究發現其他種種替代藥,包括健康食品,皆無法有效取代荷爾蒙。


荷爾蒙已不再用於長期疾病的預防上;但是短期使用,荷爾蒙的療效無人可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玉蘭 的頭像
    玉蘭

    玄女草蘆

    玉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