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教主 仙登.    同與哀悼


 


在大家關注台朔創辦人 王永慶先生 往生的同時,道教教主第六十四代張源先天師,於十七日仙登,於此同與哀悼...


 


在道家長久的傳演裡,天師門...有如佛教的佛光山,於道教的傳演中扮演著一個統領的地位,而天師與傳承...其正統性,也是近數十年道統戰爭的議題之一...


天師印...一直是代表著一個道門的尊貴與執份的象徵,其主要還是在於這印的無形執份裡,相信大家都聽過...奏表這兩個字,要與奏...必需有職,這個職份我們或說官品...而這個印,就是一個身份的認壓...確認~~


於此就像我們開文上面會印母娘或宮的印章一樣...神佛確認,差別的是...這個印認的范圍在那裡!?有多大!?神明的印授或許無形,有形的印...這個...應該是最大的了~~


 


張道長的仙登...於道統行家與無形方界,台面或是台下...相信都將引起一場波瀾,雖然有些人或想...天師傳嫡...這是張家的事,於人...或許~~於執...那又難說了~~相信這也是現今長輩們所頭大的事,之前天師認可的問題...看來很有可能會再重演一次了~~


於此同心希望,這個紛爭可以減到最小,新選出來的天師傳人...得受眾門尊承,相信...這也是張道長長久來的希望,道順同合~~~


 


既然身應道家,同心希望學者對其他家法及行應...同有一定知理,只因...於對應間,除了我們...有一天多少會遇到其他家的對應,以下轉載了一些於網路上之前對張道長及天師門的一些資料,主要來自新浪雜誌及到教資訊網,僅供參考~~


 


 


嗣漢六十四代天師張源先簡歷


 


民國四十八年(西元一九五九年) 七月十六日 ,以陸軍上士文書退伍,原因是「繼承教統」。


    民國五十六年(一九六七年)間申請回軍中,五十七年間考取陸軍官校專修班十九期,翌年畢業任經理少尉組長,五十九年初晉升中尉,因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伯父於民國五十八年(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羽化,依傳統繼承規則,乃於五十九年(一九七○年)九月二十八日選在台南市天壇啟建道教天師張源先繼承科儀三永日,遂於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年) 八月一日 以經理中尉退伍,正式就任嗣漢六十四代天師教主職位。


 


道教為我國自然發展形成之宗教,溯自東漢張道陵宗黃老之學,修長生之道,得太上老君親傳,授以正一盟威之至道,伐誅邪偽,與天下萬神分付為盟,冊封為「正一天師」,並制定宗教條規科儀,創建『道教』,世人尊之為道教教主。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西元六二七年),正式明令天下,以道教為國教,天師歷世相傳兩千年,迄今已六十有四代矣。


 


  張天師是道教正統,乃道教教主。



      嗣漢第六十四代天師張源先,自 民國五十九年九月廿八日 假台南市天壇襲職,至今已三十餘年。期間纂輯多種道書,彙整歷代天師傳,補撰第六十二及六十三代天師行狀傳記,可謂當世道教之要典。



張源先天師認為宗教應有所宗而成教,聖人以神道設教,重在經典,以為準繩。因此任何宗教,皆應具備教主、經典、科儀與戒條等,為其師為其法,而奉行其教。     


張天師更企盼信道之士,能由頂禮高尊而悟入,明道家之體用,於世運晦明之際,牖民典教,正人心而銷魔劫,則國泰民安當可期也。


 


 




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府的伏魔殿,相傳是張天師關壓妖魔之地。


 



 


  歷代張天師均受到朝廷敕封,統領道教一切,位高權重。很可惜的,台灣和大陸都有張天師出現,孰是正統傳承,引起一場天師大鬥法。


 


  「張天師」不是神話故事中的人物,而是活生生存在,代代相傳。不過,台灣有六十四代的張天師,大陸也有六十五代的張天師。兩代張天師怎麼會同時存在,鬧出雙包?


  台灣第六十四代張天師名叫張源先,大陸第六十五代張天師叫做張金濤,嚴格來說,論輩分,大陸的張天師還要稱台灣的張天師為「舅舅」。對於同時存在兩代張天師的情況,張源先顯得有些不悅,他說:「我都還活著,怎麼會有第六十五代張天師?太離譜了!」


  張源先表示,天師的傳承有一定的規矩:下代繼承上代之傳統職位,有遺囑從其遺囑,無則從其家族會議決定。傳子不傳弟,傳弟不傳侄,傳侄不傳叔,傳叔不傳族人,傳族人不傳族外人,親疏分明,長幼有序,向無紊亂。


  中國道教嗣漢天師府組織規程第二章第七條也寫到:嗣漢天師依照歷代天師傳統,以嫡系長子(有遺書從其遺書,無則從其家族會議決定,以為其血統為原則)繼承之,稱謂為「嗣漢○○○代天師張○○教主」。


  因此,張源先也說,「有關六十五代天師繼承人之選定,亦得由六十四代天師遵循祖制指定人選。某人自稱為六十五代天師,如此行徑罔顧倫理,不尊重現任六十四代天師,根本就是企圖破壞祖制規矩。」


    傳承必有血緣關係


  雖然已經進入民主時代,連總統都是由老百姓投票選出來的,張源先說,天師的繼承仍然要遵照傳統。最基本的條件是,天師一定要姓張,也要有張氏家族的血緣關係。


  如果按照這樣的規矩,張金濤就不符合六十五代張天師的「身份」。張源先解釋說,張金濤的母親叫做張稻香,乃是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的二女兒,而且,張稻香是嫁給姓魯的,張金濤本來應該是叫做「魯金濤」,「張金濤只能算是六十三代天師的外孫,不是嫡系子孫。」


  張源先又說,女兒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了,生的小孩也是別人家的血統,血緣是無法分解的,「張金濤不是屬於我張氏血脈,按照第一代天師張道陵教祖遺訓,他根本不能繼承為六十五代天師!」


  其實,張源先相當介意的是,「第六十四代天師還建在,豈有出現第六十五代天師的道理!」那麼,他對於真正的第六十五代天師傳人,是否已經有了人選?張源先表示,「下一代天師的人選已經在我心中,這是天機,不能事先公開。」


  當初,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也有一個兒子,叫做張允賢,本來應該就是接任第六十四代天師的第一人選,不過,張允賢卻在民國四十三年因病去世,張源先則是張恩溥的堂侄,為了傳承的原因,才會提前從軍中退伍跟著張恩溥學道。


  張源先拿出當年的退伍令,他是在民國四十八年以陸軍上士文書階級退伍,退除役的原因則是寫著「繼承教統」。「我從軍旅生活退伍之後,專心跟著六十三代天師學習,一起生活,前後將近三年。那時候,大家也都知道我是天師的傳人,但是,我不會外出招搖,也不會對外自稱是天師的傳人,如果這麼做,這是對長輩不尊敬。」


  民國五十六年時,張源先又申請回軍中,考取陸軍官校專修班,五十九年晉升為陸軍中尉。不過,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在 民國五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羽化,依照天師的傳統繼承規矩,張源先在民國六十年二度退伍,正式就任為第六十四代張天師。


 


  皇帝敕封才是正統


  大陸第六十五代天師張金濤的身份受到質疑,他則解釋說:「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誰說誰是,誰就是,我們從來就不去爭所謂正統的問題,我的責任就是努力去做好弘揚道教的工作。」


  張金濤正確的「身份」,目前乃是中國大陸道教協會副會長、人大代表、江西省龍虎山嗣漢天師府的主持。因為海峽兩岸分隔,對於嫡傳張天師所引出的話題,張金濤也是很低調,他把正統繼承的問題,交給歷史去處理。


  不過,對於這個正統問題,他也語帶玄機地說,事實上歷代的張天師,都是受到皇帝的敕封後,才能以張天師自居,所以目前並沒有所謂的正統嫡傳的張天師。


  張金濤表示:「我現在只是天師府的主持,不能算是張天師,畢竟『中央』方面,還沒有給我正式的名號;對於道教的傳承與弘揚,我倒是很願意跟台灣方面的人士,共同來努力。」張金濤還說,江西龍虎山是第一代天師張道陵修道、煉丹,進而創立道教的地方;從第四代之後的每一代天師,都是世居在這裡的天師府,修練、傳道也都據此為基地,「台灣的張天師說他是嫡傳,我不能說不是,但歷代以來,從來沒有天師離開過龍虎山,這是不爭的事實。」


  記者詢問張金濤是否有修練特殊的功力?他並沒有正面回答,只是一再強調沒有爭論正統的問題,也沒有功力孰強孰弱的問題,他說,別的俗事不必多談,做好傳承先人道統的工作,才是他接下龍虎山嗣漢天師府主持之後,最想去進行的事。


  嫡系問題持續發燒


  龍虎山是道教祖庭,原名是雲錦山,第四代天師張盛不受曹操封祿,從漢中返回龍虎山修天師玄檀,從此以後的每位張天師均在此授籙,兩岸開放後,台灣的許多道士,也都習慣回到道教的祖庭龍虎山天師府去授籙,進行傳度儀式。但問題在於,從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隨著國民政府跑到台灣,從此江西龍虎山沒有嫡傳的張天師,才會出現了正統之爭。


  張道陵當初傳將天師道傳給兒子張衡時,就曾經囑咐直系無人繼承,才可傳給旁系,不是張家宗親不能傳,確立了傳承製度。目前台灣方面的第六十四代張天師,是張恩溥的堂侄張源先,嫡系問題沒有爭議。


  儘管張金濤本人謙虛地不敢以張天師自稱,兩岸正統張天師的爭議,卻在各自的道教協會與旗下授籙的道士之間,持續拉鋸著正統、嫡傳、孰優孰劣的爭論。


  打坐吐納保長壽


  歷代張天師都非常長壽,第1代天師張道陵就活到123歲,歷代天師超過百歲的也不少,究竟張天師的長壽秘訣為何?張源先說,第1代天師張道陵是跟太上老君學道,得天獨厚,道法高強。歷代天師所學,當然比不上第1代天師。不過,說到長壽的原因,他認為沒有什麼秘訣,主要還是要一切看開,放鬆心情。他又說,如果真要說的話,道家所學習的吐納之術、也就是打坐,就是長壽的秘訣。他以自己為例,飲食方面沒有特別忌口,也沒有特別做運動,身子骨迄今相當硬朗。


 

張天師最珍貴的「鎮宅布符」,具有驅妖除魔的法力。



鎮宅布符一張難求

  不管文獻上或是電影情節,都說張天師最大的本事是抓妖、抓鬼,真是如此嗎?張源先則說,透過符咒,的確是可以驅妖除魔!


  張源先表示,常常有人問他有沒有神通?他的回答是,當初他在台南市天壇舉行傳承儀式,經過三天三夜,由各教派大法師上表文,天神、地神、水神,,三界的神仙都知道他繼承道教正統,所以只要符咒一點,三界的神仙都會來幫忙。


 


  一般民眾想要求得張天師最珍貴的符咒,就是「鎮宅布符」。這是一塊由黃色綢緞畫成的符咒,法力無邊。安放在家中,可以保全家平安;放在公司行號裡頭,也能夠生意興隆。張源先說,要畫「鎮宅布符」,必須站在神壇面前,手懸空、拿著粗筆,集中精神;畫完之後,還要「薰符」,請歷代天師加持,過程非常神聖,不可以受到干擾。以前他一年只畫三次,現在年紀大了,一年只能畫一次,一次差不多只有一百多張而已。「如果把符放在面向辦公室的門,這樣的話,要來談生意的人走進來看到了符,心裡就會產生壓制的力量,不敢有歪心邪念,這種情形,屢試不爽。」


  張源先還舉例,他曾經送了一個「鎮宅布符」給一位大法師,大法師把「鎮宅布符」放在神壇上,結果他的神壇不小心發生火災,什麼東西都燒掉了,就是「鎮宅布符」完好無缺。這個神跡傳出去之後,整個村莊的人都跑來向他求符,為此,張源先還一口氣畫了幾百張「鎮宅布符」。


  其實,由於張天師是道教教主,理論上,所有道教宮廟建醮、辦法會,都要請張源先去主壇;還有神職人員授籙奏職,也要張源先親自主持才行。今年大年初一敦和宮的五路財神爺橋經過張源先加持,也吸引大批信徒前來。不過,張源先也說,由於道教教派眾多,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遵照制度來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玉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