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易
作者:相傳伏羲氏使畫八卦,周文王、周公作卦辭、爻辭,孔子及其弟子作十翼。
內容:共六十四卦,始於乾卦,終於未濟卦。本為卜筮之書,後與人事配合,始成為哲理、人倫之書。
體例:計六十四卦,每掛均有六爻,解釋爻的即為爻辭。卦辭定八卦之義,爻辭析八卦之義,是為經,十翼亦稱易傳,是為傳。
二. 尚書
篇名:本名尚書,尚同上,尚書就是上古之書。
作者:古者右史記言,左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
內容:包括虞書 夏書 商書 州輸四部分。
價值:中國最早的史書,散文之祖。
三. 詩經
作者: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
形式:以四言為主,著重於社會寫實。
篇數:共三百十一篇,其中有六篇無篇目(都在小雅之中),故實存三百零五篇,常稱"詩三百"。
篇名:各篇初無標題,其後或取首句數字以為篇名。
體裁:
(1)風:各國民間歌謠,即所謂十五國風(周南 召南 邶ㄅㄟˋ 鄘ㄩㄥ 衛 王 鄭 齊 魏 唐 秦 陳 檜 曹 豳ㄅㄧㄣ)
(2)雅:大雅為朝會之樂,小雅朝廷宴饗之樂。
(3)頌:有周魯商之分,為宗廟祭祀所歌的讚美詩。
作法:賦(直述法) 比(比喻法) 興(聯想法) (風雅訟 賦比興合稱六義)
價值:最早的詩歌總集,韻文、純文學之祖,北方文學之代表。
四. 周禮(三禮之一)
作者:相傳周工所作。
由來:本名周官、周官經,又被尊為禮經,西漢劉歆改稱周禮,始被列入經部。
內容:記載周朝政治制度與百官職守。
五. 儀禮(三禮之一)
作者:周公之說與孔子之說。
內容:記載當時通行的禮制,共十七篇。
六.禮記(三禮之一)
作者: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記。
由來:本附於儀禮之末,用以解釋或引申儀禮一書,今與周禮、儀禮並稱三禮。
內容:範圍廣泛,為儒家論禮的叢書。
編者:西漢博士戴聖編訂成書,故亦稱小戴禮記(四十九篇),以與其叔戴德所編之大戴禮記有別(八十五篇)。
價值:儒家之重要典籍,禮運大同章所說是最高之政治理想。
七.春秋左氏傳(春秋三傳之一,春秋本為五經之一,原文見於三傳)
作者:傳為春秋時魯國太史左丘明撰,古文經。
目的:簡稱左傳,又稱春秋內傳(國語是春秋外傳),係左丘明據春秋論輯本事而為之傳,以明孔子不以空言立說。
體例:編年紀事。
內容:以魯史為忠心,旁及同時諸國之事。
時間:起自魯隱公元年,終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共二百五十五年。
特色:長於記事。
價值:不僅有解經價值,且有其歷史價值,為司馬遷做史記之重要參考書。
八.公羊傳(春秋三傳之一)
作者:相傳為子夏所作,傳與周末齊人公羊高。漢景帝時,高之玄孫公羊壽與其弟子胡母子都寫成定本。
性質:依春秋編年,以解精微主,多釋義例,與穀粱傳皆為今文經,所記時間皆與春秋相同(起自魯隱公元年,終於魯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事)。
九.穀粱傳(春秋三傳之一)
作者:相傳為戰國魯穀粱赤所作(嘗受春秋於子夏)
性質:以解釋春秋的義例為主,但內容不及公羊傳豐富。
十.孝經
作者:以"曾子弟子"所作較為可信。
內容:記載曾子言行較多,乃發揚孝道之書,凡十八章,十三經中文字最少者。
注釋:唐玄宗為之作注。
十一.論語
作者:孔子、時人之對答及弟子對與而接聞於孔子者,非成於一人之手,而係孔子弟子弟子各有所記。漢以後論語之名才被確立。
內容:凡二十篇,起學而,終堯曰,前十篇為上論,後十篇為下論
主旨:歸於"仁"。
體裁:語錄體。
價值:儒家重要典籍,宋趙普嘗言"半部論語治天下"(上篇),發展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是後來家學著作之先河,開創了百家言的新風氣。
十二.孟子(南宋時被尊為經)
作者:非出於一人,非輯於一時,孟子及其弟子合力完成。
內容:共七篇,每篇分上下。
主旨:道性善,尊王賤霸,貴民輕君,先富後教,重仁義輕功利,距楊墨,放淫辭。
價值:儒家重要典籍,開論辯之先河。
十三.爾雅
作者:非成於一人之手。
內容:蒐集古書的傳注解釋,歸類編列,成為一部自抒。
價值:最早之訓詁書(字書),為讀古書之輔助(古人重視小學,故將爾雅列為十三經之一。小學包含文字、聲韻、訓詁等學,為經學的附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