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一年四季氣候的變化,有它一病的規律,即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周而復始。這種氣候演變和六淫之邪是相互關聯的,在中醫臨床上也逐漸累積出一年四季特有的節令疾病。春天,天氣由冷轉暖,當天氣開始轉溫時,許多致病的細菌、病毒、微生物等便隨之生長繁殖,繼而出現流行性感冒、肺炎、流行性腦炎、麻疹、結膜炎等傳染病的發生及流行。另外,因風為春季的主氣,在《黃帝內經》中云:「風者,百病之長也」,意謂風邪在眾多疾病的外感因素中,風邪是主要的致病原因,故此春季定要做好並重視防病保健的工作。在中醫的看法中,春季與五行中的木、五臟中的肝臟以及六淫的風邪相應,因此在春季中最需要注意的是肝病與風邪﹙感冒﹚的防治。因此本文首先介紹在春季對肝病、感冒的防治:


 


〈一〉肝病的防治:


春季主肝,而中醫所謂的「肝」包括現代醫學上的肝臟和神經系統,尤其是自主神經及運動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和視覺器官等部分功能。而治療與保養之道包括了疏肝、清肝、瀉肝、平肝、鎮肝、養肝、柔肝、溫肝等八種方法。對於肝臟系統的調養和護理,大致上應注意下列幾點:


戒食辛辣、油炸及酒等刺激性的食物,因辛辣、油炸食物易燥火動肝,進而損耗肝陰;酒則易對肝產生不良影響。


 


減少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由於各種細菌及病毒的感染均會對肝臟造成損傷,故應盡量避免接觸如老鼠、蒼蠅、蟑螂等傳染媒介。


休息能增加肝臟內血液的流量,賦活肝臟細胞,故應避免過度疲勞;而「大怒傷肝」,瓶時應保持心情愉快,不宜發怒,亦不可過分憂鬱及沮喪。


平時要攝取適量的營養,如多吃香菇、菠菜、四季豆、木耳、馬鈴薯及海藻類等含有豐富維生素及礦物質的蔬菜,並且適量食用寒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海魚、豬肉等可避免增加肝臟的負擔。


 


此外,介紹讀者二項可保肝的藥膳提供參考:


雙耳粥:


材料:黑木耳 30 、白木耳 30 、紅棗五枚、白米 80


作法:將上述材料洗淨後,加入鍋內燉煮成粥,再加入適量冰糖即可。


功效:有滋陰養肝的作用。


 


柴胡疏肝飲:


材料:柴胡、香附子、白芍、生麥芽、枳殼、川芎、甘草各 30


作法:將上述藥材放入鍋中,加入 300C.C. 的水熬煮至 100C.C. ,去渣取湯,加入適量冰糖服用。


功效:可疏肝解鬱、理氣寬中。


 


〈二〉感冒的防治:


春季感冒的特點為起病急、傳變快、惡寒輕、發熱重、頭痛、咳嗽痰黃、咽喉腫痛、尿黃、口渴等,在治療上以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為主,可用連翹、板蘭根、銀花、生甘草等中藥治療。而預防感冒的方法須盡量避免及消除各種誘發因素:


飲食要有充足的營養,尤其要多補充蛋白質、維生素 C 及礦物質鋅。


少吃油炸及辛辣得食物,盡量以清淡飲食為主。


要有適當的休息及充足的睡眠。


注意氣候變化,並適時加減衣服。


感冒流行季節要少出入公共場所。


不慎感冒時,要多喝開水,且不亂服成藥。


 


藥膳食療


百合甜杏粥:


材料:百合 30 、甜杏仁 20 、白米 60


作法:將上述三種材料洗淨後,同煮成粥。


功效:可補中益肺,有潤肺、止咳、化痰之功效。


 


煎棗湯:


材料:紅棗 20 粒、蔥白 7 根。


作法:把紅棗洗淨後,用水泡軟,將紅棗拍裂,放入鍋內,加入適量的水以大火燒開,約煮 20 分鐘,再加入蔥白,改文火煮約 10 分鐘即可。


功效:可潤肺補脾,有防治感冒的功效。


 


 


二、生活起居的養生之道


 


 


除了疾病防治的認識之外,中醫更重視日常生活與飲食的養生之道,在疾病未發生前,先避免疾病生成的原因,並積極的加強身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中國養生學家總結出長壽原因之一,就是「起居有常」,即是生活起居要有一定的規律並合乎常度,從一些長壽老人的經驗來看,都有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四季起居養生是以順應季節的轉變、氣候的變化,所延伸出來的一種養生哲學。春季養生同樣也是依據上述的原則。


「春」為四季之首,萬象更新之時。在中醫古書《黃帝內經》中云:「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意指當春歸大地時,冰雪已經消融,自然界之陽氣開始升發,萬物復蘇、柳絲吐綠,世上的萬物均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故此,春季養生必須掌握春令之氣升發疏暢的特點,注意保健體內的陽氣,使陽氣不斷漸旺起來。


春天的起居保健可從睡眠、穿著及居著環境的綠化三方面著手:


 


〈一〉春季睡眠:


 


在《黃帝內經》中云:「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使志生」,意謂著春天人們應當晚一點入睡,早些起床,以順應自然界的生發之氣;起床後先別急忙打理門面,宜穿著輕便的衣服先到戶外散步、漫行,可達到使意識、靈感發生不息的作用。


 


〈二〉穿著保健:


 


由於春天氣候變化甚大,時常出現乍暖乍涼的情況,再加上此時人體皮膚腠理已經開始變得疏鬆,故穿衣服的穿著應要寬鬆舒展,也要柔軟保暖,並且還要做到衣服不可頓減的要求。關於這一點,在《壽親養老新書》中有詳細的記載:「春季天氣漸暖,衣服宜漸減,不可頓減,使人受寒」。


當天氣稍微轉涼時,要立即加穿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因老人的氣較弱,風寒易傷腠理,要特別叮囑體弱的老人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背部,這是由於中醫學說認為人體的背屬陽,在春天要加強保護體內陽氣。此外,在《千今要方》中云:「春凍未泮,下體寧過於暖,上體無妨略減」,主張春天穿衣宜「下厚上薄」,有養陽又收陰之意。


 


〈三〉環境的綠化:


 


由於城市高樓聳立,房子建蓋密集,讓住在城市的人們看見綠色植物的機率大幅減少。綠色植物有益於人的健康,若能常處於靜謐、芬芳、優美的綠色環境中生活,人體皮膚溫度可降低至 1 2.2 度,脈搏每分鐘減少 4 8 次,且血流緩慢、呼吸均勻、心情疏暢,對於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高血壓及神經衰弱等疾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此外,綠色植物可吸收滯留在空氣中的大量塵埃,並且還可過濾、吸收放射性物質,故可淨化空氣、消除環境中的噪音;而多看綠色植物有益於雙眼的視力及消除眼睛疲勞。


對於住在大廈中的民眾,可利用有限的空間多多種植綠色植物,既可美化環境,又對人體健康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三、飲食補養的養生之道


 


 


除了注意外在的日常起居與環境,中醫亦著重於體內臟腑的飲食補養。中醫學認為四季氣候變化對人體生理、病理均可產生一定的影響,故應依據不同的季節採取不同的方式;春為草木滋榮季節,在五行中屬木,在五臟中屬肝,在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之邪屬風。故春主肝,而風為春之主氣,又多襲於肝,所以,春季的飲食養生的要點以平肝息風、滋養肝陰為主。可選用扶助正氣的補品,同時宜食清淡的食物;正確的補養之道是以溫補為佳,忌諱以熱補助長陽氣。


 


〈一〉溫補陽氣之食物:


 


春天因陽氣生發,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在飲食養生方面應貫徹《黃帝內經》所提出的「春夏養陽」原則,也就是說宜適當多吃些能溫補陽氣的食物。


 


A.大蒜:味辛、溫,有行滯氣、暖脾胃、解毒、殺蟲之功效,可治療飲食積滯、脘腹冷痛、水腫脹滿、泄瀉、蛇蟲咬傷等。因蒜中含有植物殺菌素,故有很強的殺菌能力,對於由細菌引起的感冒、腹瀉、腸胃炎及扁桃腺炎等有明顯的療效,還有促進新陳代謝、增進食欲、預防動脈硬化和高血壓。據研究指出,大蒜可增強維生素 B1 的作用,這是因為蒜可和維生素 B1 合成一種名為「蒜氨」的物質,且蒜氨的作用比維生素 B1 還要強,而維生素 B1 是參與葡萄糖轉化為腦能量過程的重要輔助物質,故有補腦的作用。另外,大蒜能抵制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危害,以減輕因此帶來的不良後果。


 


B.韭菜:古代醫家李時珍曾說:「韭葉熱根溫,功用相同,生則辛而散血,熟則甘而補中,乃肝之菜也」,所謂肝菜是指韭菜對肝的功能有益。中醫認為春與人體五臟中的肝相應,而春季人體肝氣運行較為旺盛,易影響到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故在春天多食韭菜,以增強人體脾胃之氣。


 


〈二〉多食甜、少食酸:


 


唐代醫家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這是因食用過多酸味食物,會助長肝氣的形成,而甜味的食品入脾,能補益脾氣,故可多吃一點。可補益脾氣的食物有:


 


A.山藥:味甘性溫,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之功效,可治療脾虛泄瀉、虛勞咳嗽、遺精、帶下、小便頻數、食慾不振、身體虛弱等症。在春天多食山藥其目的有二,一能健脾益氣,以防止春天肝氣旺傷脾;二能補腎益精,可提升人體陽氣,亦可增強人體之抵抗力。


 


B.大棗:味甘性溫,尤宜春天食用,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解藥毒、調營衛之功效,可治療脾虛食少、久痢久瀉、氣血津液不足等病。


 


〈三〉多食蔬菜:


春天常見人們發生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及某些皮膚病等,這是因為經過冬天之後,較普遍出現維生素、無機鹽及多種微量原素嚴重攝取不足的情況,這些都是由於新鮮蔬果吃得少所造成的營養失調所致,故一定要多吃新鮮的蔬菜,如菠菜、萵苣、芹菜、蘿蔔、白菜、薑、蔥等,以補充各種營養素的不足。


 


     依據春季的天時氣候與自然環境的變化,積極地配合以上所說的養生之道──起居、飲食與疾病防治,才能保持人體內外環境的平衡,確保身體健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玉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