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國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就已明確指出:在人的一生中,人體的老化過程大約是從四十歲左右開始。

 

女子三十五歲開始陽明經脈的氣血衰退,陽明經脈循行於人體面部,隨著陽明經脈的衰退,女子到了三十五歲面部開始憔悴,頭髮開始逐漸脫落;四十二歲時上行的三陽經脈,即手足三陽氣血場衰退,整個面部出現憔悴,面容、頭髮逐漸變白;四十九歲,任脈、虛太沖脈氣血衰退,月經中斷。

 

男子四十歲開始腎氣衰弱,頭髮開始脫落,牙齒開始枯槁;四十八歲陽氣衰竭於上部,面部憔悴,兩鬢髮白;五十六歲肝氣衰弱,筋不能動,肝臟精氣衰退(肝主筋),因此筋肉活動不靈便;六十四歲精少,腎臟衰,形體皆衰,則齒髮去,腎臟功能減退,整個身體都到了衰弱地步,隨之牙齒、頭髮脫落。

 

從以上看出生理變化過程,腎氣在人體的生長、發育、衰老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從而提示我們,機體的老化和腎氣的衰盛有密切關係。因此在抗衰老的過程中,古人十分注重保腎之法來延緩衰老。

 

現代醫學對人體老化過程也作了大量研究,認為人進入老年以後,整個器官、組織、生理功能逐漸減弱,新陳代謝趨於緩慢,表現在:

 

一、循環系統方面:心肌的收縮功能逐漸減弱,心搏出量隨之減少,加上心臟的代償功能也減弱。因此,老年人容易出現心功能不全。此時,人體血管的管壁都有不同程度的粥樣性硬化,血管彈性下降,血管的外周阻力加大﹝注射血管不易打入﹞,血壓偏高。

 

二、呼吸系統:肺活量降低,肺泡通氣量下降,呼吸道黏膜萎縮,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

 

三、消化系統:消化功能下降,消化道黏膜和腺體萎縮,胃腸蠕動減慢。所以老年人容易出現腹脹、便秘。

 

四、泌尿系統:腎功能逐漸減退,膀胱容量減少,腦的重量減輕。所以老年人記憶力普遍減退,植物神經調節體溫功能也減退,常出現冬天怕冷,夏季怕熱。

 

五、運動系統:由於老年人骨質中骨膠元和骨蛋白質減少,骨的彈性減弱,骨質較脆,外傷容易骨折,椎間盤逐漸萎縮,使整個脊柱變短。因此,老年人身高普遍下降。

 

另外,由於頸部、椎間盤的退變,錐體增生,刺激壓迫神經血管而出現頭頂、肩臂麻木、疼痛。所有這些都使老年人多發頸椎綜合症。

 

五十歲左右肩關節鬆馳,韌帶勞損,導致肩部軟組織損傷,容易發生黏連及凍結(抬不起頭),又稱“五十肩”。

 

又由於皮膚彈性降低,皮脂腺分泌減少,皮膚變得乾燥、粗糙,皺紋明顯增多,皮膚細胞代謝功能減弱,細胞內的代謝產物排泄不出去,沉積於細胞內而形成老年斑。

 

由此可見人體的老化,是一種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但並不等於說,人到中年以後就應當消極對待,恰恰相反,正因為已經認識到這一點,就應當採取各種積極措施來增強體質,延緩衰老的到來。延年益壽方法很多,如鍛煉、氣功、保健操、按摩、推拿、自我保健就是古代流傳下來,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特別對中年人更為適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玉蘭 的頭像
    玉蘭

    玄女草蘆

    玉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