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感示疾病


 


口甜的預報意義


口甜又稱脾瘅,如《素問·奇病論》曰:“有病口甘者……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瘅。”病源於脾胃,為脾胃濕熱,熱蒸上溢的外兆。


少數為脾虛,虛火迫脾津上溢而為口乾者,則又多見於老年陰虛者。

 

 


口酸的預報意義


口酸為肝味,口酸為肝液上溢之候,多為肝熱上蒸所致。此外,土虛木盛亦可作酸,故口酸常為肝熱的預兆。

 

 


口苦的預報意義


口苦又稱“膽瘅”,如《素問‧奇病論》曰:“有病口苦,……病名曰膽瘅,……此人者,數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


口苦的出現標誌著肝膽經內有鬱熱,膽熱上蒸,膽氣上溢或肝移熱於膽的病理,如《靈樞·四時氣篇》曰:“膽液泄,則口苦”,《素問‧痿論》曰:“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乾”。


又如《雜病源流犀燭‧口齒唇舌病源流》說:“肝移熱於膽,亦口苦。”等皆足以說明之。


此外,口苦在《傷寒論》中還被作為少陽病的預兆,如《傷寒論》263條:“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即是。


其他,口苦亦為心火重的徵兆,如《內經》說:“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口鹹的預報意義


口鹹多為腎病的預報。口鹹責之於腎,鹹為腎之液,口鹹為腎液上溢,其產生機制多為腎陽虛不攝,腎液上泛,或腎陰虛,虛火逼腎液上溢而致。

 

 


口腥的預報意義


口腥常為肺熱的徵兆。此外,口腥亦為腎虛陽氣不足之象,如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常出現特殊的口腥臭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玉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