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秋冬養陰


秋天落葉的時候,是人的氣血從外面向裏面收的時候,這時人的五臟裏面最重要的臟器就是肺,肺氣與秋氣相通。肺氣有什麼作用呢?它有宣發與速降的作用,它可以使得你的氣血順利地從外面向裏面走,所以這個過程同肺氣直接相關。


到冬天的時候,人體的氣血完全到裏面去了,這時冬氣與腎氣相通。


綜上所述,按照中醫學的觀點,秋冬兩季對應肺腎兩個臟器,這兩個臟器和秋冬兩季是直接相關的。中醫上的養生要遵從四季變化。


秋氣與肺氣相通,秋天是氣血往裏走的季節,中醫講肺主治節,可以幫助你的氣血從外往裏收。到秋天的時候,我勸大家方便的時候就吃點秋梨膏,它有什麼作用呢?大家都知道,梨的金氣最重,梨的秋氣也是最重的,你看梨花開出是白的,中醫講“白色入肺”。梨有潤肺、止渴的作用,可以入肺經,有助於氣血速降,幫助人們的氣血從外面向裏面走。


到冬天的時候,大雪封山,氣血都到裏面去了,這時正好是補養的好時節,好比樹要冬灌,就是因為營養都在裏面,給點水就可以迅速吸收。中醫說冬天重在補腎,男同志以精氣為主,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吃點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對於女同志來說,特別是在更年期以前的女同志,則重在補血,我建議這些女同志吃一點阿膠、大棗、核桃仁、冰糖,把它們做成膏狀服用;過了更年期的女同志,就可以用點六味地黃丸來補腎,因為這時候氣血都到裏面去了,吃完這些有營養的東西,它就能夠充分的運化,補充氣血,為來年的春天做準備。


我們中醫學把這個養生方法叫做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在我們身體機能正常情況下的滋養方法。如果你說夏天我感冒了,或者是冬天我感冒了,這時候這樣的調養藥物就要少用了,因為人體發熱的時候,肌體能量都起來和疾病作鬥爭,這時候如果你吃進去很多營養以後,在體內不好運化。中醫講的忌口主要是在這兩季節,在忌口的時候,就不要吃那麼多滋補藥了,等感冒過去了,咳嗽過去了,你再接著吃。如果我們按照中醫說的這種法則來進行養生的話,我想恐怕得病的幾率就小得多了。


老百姓常說:“冬天不冷,夏天不熱,早晚要坐病。”冬天由於氣血閉藏,儲存營養,為明年的生發做好準備。“冬不藏精,春必病瘟”,冬天不很好地儲存陰精,春天的時候容易得熱性疾病。冬天冷的時候毛孔處於閉塞狀態,有助於氣血內收,夏天熱的時候毛孔開放,有助於氣血往外走。人們現在夏天惟恐不冷,冬天惟恐不熱,這是違反規律的,樹一年開兩次花可能就活不成了。


 


本文摘自《養生的智慧》,作者樊正倫是著名的中醫學家,他通過幾十年對中國文化和中醫觀念的理解,深入淺出地敘述了中醫在養生中的基本理念,總結了順四時、節飲食、慎醫藥、調情志四個養生法則,深入淺出,對現代人的養生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玉蘭 的頭像
    玉蘭

    玄女草蘆

    玉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