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人類理想的天然食品,但在吃法上也應注意科學。對老年人來說,吃雞蛋應以煮、臥、蒸為好。
一、是預防癌癥(癌癥食品)。
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2,維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內的致癌物質。雞蛋中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食品),如硒、鋅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根據對全世界人類癌癥死亡率進行的分析,人們發現癌癥的死亡率與硒的攝人量成反比。
居民血液中含硒量較高或吃含硒量較豐富的食物的地區,總的癌癥死亡率要低於那些居民攝人硒少的地方的死亡率。
二、是保護肝髒。
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髒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肌體的代謝功能和兔疫功能。
三、是延緩衰老。
雞蛋含有人體幾乎所有需要的營養物質,故被人們稱作『理想的營養庫』。營養學家稱之為『完全蛋白質模式』,不少長壽老人的延年益壽經驗之一,就是每天必食一個雞蛋。我國民間流傳的許多養生藥膳也都離不開雞蛋。
例如,何首烏煮雞蛋,雞蛋煮豬腦,雞蛋粥等等。
四、是健腦益智。
雞蛋黃中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膽固醇和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很大的作用。卵磷脂被人體消化後,可釋放出膽鹼,膽鹼會通過血液到達腦內。從而可避免老年人的智力衰退,並可改善各個年齡組的記憶力。
因此,不管是青少年,還是中老年,要保持良好的記憶力,只要每天吃一兩個雞蛋就行了。
五、是防治動脈硬化。
美國營養學家和醫學工作者用雞蛋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獲得了令人意料之外的驚人效果,他們從雞蛋、核桃、豬肝中提取卵磷脂,每天給患心血管病人吃4一6湯匙。
三個月後,患者的血清膽固醇從百分之一千毫克降到百分之一百八十毫克。這一研究成果,得到世界醫學界的關注。各國相繼以此法用於臨床,均獲得滿意效果。
每天1個雞蛋最合適
從營養學的觀點來看,為了保證膳食平衡、滿足機體需要,又不會營養過剩,一般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吃1個雞蛋為宜。中青年人,每天吃2個雞蛋也無妨,但超過兩個就稍顯多了。
為保證營養,雞蛋以煮、蒸、炒為好。
有試驗證實,人體對煮熟的雞蛋吸收率可達100%,炒雞蛋97%,炸雞蛋81.1%。煎、炸雖然好吃,但不容易消化。煮雞蛋則以水沸後5分鍾為宜,炒雞蛋宜『嫩』不宜『老』,油煎荷包蛋火不能太旺、溫度不能過高。